国际空运价格2025下半年触底反弹分析
一、当前运力结构性错配现状
客机腹舱运力恢复
全球客机腹舱运力已超疫情前水平(达105%),但全货机缺口仍达15%,导致高附加值货物(如半导体、消费电子)的运力紧张。
区域运力分化
北美航线:跨境电商需求旺盛,但全货机运力不足,舱位竞争激烈。
欧洲航线:受红海危机及俄罗斯空域限制影响,绕行增加飞行时间和燃油成本,运力效率下降。
二、推动价格反弹的关键因素
政策驱动需求增长
美国《跨境电商合规法案》:7月实施后,美线空运需求将增加,尤其是合规化要求下,中小卖家可能转向空运以缩短物流周期。
关税政策调整:美国取消“最低限度豁免”后,部分跨境电商包裹需缴纳关税,但高价值货物(如电子产品)仍依赖空运,推动需求刚性增长。
消费电子新品备货潮
6月启动备货:苹果、三星等品牌发布新品前,零部件及成品运输需求激增,空运成为首选。
历史规律:iPhone等新品发布期间,空运价格通常上涨20%-30%,且持续数月。
运力供给瓶颈
全货机交付延迟:空客和波音的新宽体货机项目延期,机队平均机龄上升,老旧飞机利用率下降,运力增长受限。
客机腹舱运力转移:客运市场高需求影响货机改装原料量,腹舱运力增长放缓。
成本传导效应
燃油附加费:2025年布伦特原油均价同比下跌12.3%,但区域性计价差异显著(如日本航线受日元贬值影响实际成本增加21%),航空公司可能通过调整燃油附加费转嫁成本。
可持续燃料成本:欧盟ReFuelEU法规要求全货机使用10%可持续燃料,每公斤成本增加0.15-0.2美元,进一步推高运价。
三、价格反弹的潜在幅度与区域差异
价格中枢上移
欧美干线:淡季报价预计稳定在10-20元/kg,旺季峰值可突破30元/kg,全年中枢价格维持在20元/kg上下波动。
新兴航线:东南亚至欧洲航线运价逆势上涨8%,部分航线出现个位数报价的激进定价策略可能减少,价格逐步回归理性。
区域分化加剧
北美航线:受政策及消费电子需求驱动,运价反弹幅度可能超过20%。
欧洲航线:受地缘政治及成本影响,运价维持高位但涨幅有限。
东南亚航线:运力过剩可能导致价格竞争激烈,反弹幅度较小。
四、企业应对策略
提前锁定运力
长期协议:与航空公司签订年度协议,锁定舱位和价格,降低旺季成本。
备用航线:开发多港口备选方案,如深圳盐田港拥堵时,改订宁波、青岛等替代港口。
优化物流方案
全货机直飞:高价值货物优先选择全货机直飞,时效提升40%,但成本较高。
多式联运:结合中欧班列与区域性空运,降低整体成本。
数字化管理
实时数据系统:接入运价预警系统,提前72小时预判高风险区域,自动触发备用航线方案。
智能合约:利用区块链技术锁定远期舱位,降低价格波动风险。
风险管理
运输保险:购买运输保险,减轻因甩柜或延误导致的潜在损失。
合规化运营:提前适应美国《跨境电商合规法案》要求,避免因合规问题导致货物滞留。